top of page
作家相片菓 國

情緒小學堂 – 害怕ヽ(゚Д゚)ノ

已更新:2020年10月30日

「媽媽,上廁所不要關門,我怕有鬼👻」

「爸爸,捷運上的老奶奶一直看我😳,好可怕喔」


害怕😖常常跟膽小、不勇敢連在一起,

但害怕卻是人類原始的情緒之一,究竟害怕有什麼功能呢?


孩子從嬰兒時期開始,對於陌生的人、事、物時即展現出害怕的情緒反應,

隨著長大、認識的事物變多,害怕的內容卻千變萬化,不見得會因為懂事就減少。

害怕這個情緒,經常被與「膽小」、「不勇敢」連結在一起,

我們較少注意到害怕對我們的重要性。


害怕是天生的印記與後天學習而來

害怕是:✔ 先天具備 與 ✔ 後天習得的情緒,先天的害怕與生命威脅有關聯。

例如:有些孩子怕高、有些孩子怕🐛蟲蛇、有些孩子怕黑、有些則怕🔥火焰,

這些經常是先天刻印在基因中,我們共同的恐懼,目的是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。

而後天的害怕則是根據經驗與他人的提醒而來。

例如:老師提醒學生「蝴蝶的鱗粉有毒」,可能讓孩子對蝴蝶產生害怕;

孩子被狗🐕️咬了一口,可能從此變得怕狗。

也有些人可能因為被同學排擠,開始害怕交朋友。


害怕是人類得以存活的本能

害怕就像生存的天線一樣,幫助我們發現危險的訊號,可以及早避免或逃離威脅。

懂得害怕的人,可以回避更多的危險得以存活。

然而這個生理機制,有時會來的太多、太快,讓我們「愣住」無法動彈,

有時則會不小心記憶了不需要害怕、逃離的事物,

變成無法控制且不理性的害怕,造成適應的困難。

這時,已經不是膽小、不勇敢的問題了,

而是需要調整腦袋的情緒連結,才能讓害怕發揮最好的作用喔!



適當的害怕能讓我們遠離危險 但非理性的害怕卻會讓人適應困難、非常苦惱 ❌ 遇到特定事物會非常恐懼,例如:蛇、鳥、毛毛蟲 ❌ 無預警的呼吸困難感覺快死掉,因為有陰影變得更害怕 ❌ 腦中有停不下來的緊張,要靠某些特定行動才能舒緩 ❌ 不知道為什麼,每件事情都讓自己緊張,無法放鬆


如果你有以上任何一項,而且造成生活的困擾,

就代表你的身體機制已經記憶了過度的害怕,

而這些害怕會不斷的刺激神經,影響心跳、消化、呼吸、內分泌等等,

不但身體會覺得難受,也會讓人對周遭的事物變得戰戰兢兢、小心翼翼。

嚴重時,就會演變成恐懼症、恐慌症、強迫症、焦慮症等等,

這可不是自己想太多、忍耐忍耐就會過去的,

要趕緊地尋求身心科醫生、心理師的協助了!🚑️💉🚑️💉 直面害怕找方法

其實每個人都會有一些害怕、猶豫不決,想逃避的時候。

有時候你可能在自己身上或孩子身上看到一些情況,比如說:


🍀 太害羞害怕,不敢大聲說話、跟別人打招呼、問問題 🍀 沒有安全感,哭鬧、覺得別人不愛自己、要求各種證明的行動 🍀 害怕被忽視,會不小心誇大自己,希望引起注意 🍀 還有很多很多...…


這種時候越是說要勇敢、要安心、不可以ooxx,

其實越是沒用的,因為我們的神經已經被害怕佔領了!

這時,反而要幫忙自己或引導小孩,承認自己的害怕,

尋找是什麼原因讓自己感覺受到威脅?

這時請試著不要逃走,給自己或孩子有機會經歷「安全的✨」、「不可怕✨」的經驗。

累積越多好經驗,原本跟害怕掛鉤的事物,神經也會變得比較不敏感,漸漸的沒那麼嚴重了。 ϟ 痲痹的害怕神經,隕落的生命

雖說害怕過度會有困擾,但害怕不足也是相當可怕的!

當人失去害怕的感受時,就代表失去了對「危險訊號反應的能力」📴,

可能過度好奇、在沒準備的情況冒險,把自己暴露在生命威脅中。


近年來,社群平台上有非常多年輕人「極限挑戰」的影片,

🌆沒有保護措施爬高樓、從這棟樓跳到那棟樓、

在危險的地方完成帥氣的動作,多麼可怕的畫面啊! 不論是大人、孩子,認識害怕的情緒,不讓害怕過度封鎖自己的行動,

但對危險保持警覺,是非常需要智慧的事情。



6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